ENGLISH
js金沙优惠活动大厅申请 js金沙优惠活动大厅申请
js金沙优惠活动大厅申请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关注

【基因农业网】转基因报告:生物安全、竞争力、商业化影响与谬误观点追溯

供稿:基因农业网          编辑:科研与学术交流中心

原文标题:转基因报告:生物安全、竞争力、商业化影响与谬误观点追溯
原文链接:http://www.agrogene.cn/info-2186.shtml

js金沙优惠活动大厅申请
     编者按:2015年1月16日下午,js金沙优惠活动大厅申请 “转基因农作物生物安全研究媒体见面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室召开。胡瑞法教授认为,中国转基因技术产业化缓慢发展的现状与公众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的认知有关。转基因产品是否安全,转基因技术产业化后美国等西方国家会不会控制我国的粮食安全,中国是否有足够的能力与主要跨国公司竞争,这是公众关注的主要问题。胡瑞法教授在转基因农产品的安全性、中国转基因研发的国际竞争力、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影响、转基因网络观点的事实真相四方面进行了专门的分析研究。
    该团队的研究成果显示:通过对美国《科学引文索引》全部科学论文(SCI)的检索与阅读,得出国际上最权威的生物安全学者多数都从事了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研究;绝大多数研究成果表明转基因技术是安全的和可控的; 几乎所有得出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结论的论文,均被证明是错误的。转基因技术经过有始以来最为严格的生物安全检测与验证,未发现其食品安全问题,这是“定论”。
    胡教授也介绍了他们团队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包括我国转基因生物技术研发具有足够的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竞争的实力,尤其是我国的转基因水稻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转基因技术作物的商业化促进了农民增收,显著改善了农民健康水平,将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福利。
    另外,胡教授的团队也追溯了我国传统和新型媒体影响较大的有关“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观点,部分是一些非专业人士的所谓“科学”发现,这些发现均与事实及专业理论相悖;部分观点完全是杜撰的谣言,也有一些隔行学者的观点则是明显的在误导广大公众。这些谣言长时间在社会上的传播,未能得到应有的肃清,极大地误导了广大消费者和公众,使转基因生物安全陷入了无谓争论中!胡教授团队研究表明:有关转基因技术安全性的结论早在转基因技术商业化批准之前就有了,这些结论均是根据分子生物学本身发展和有关农产品安全的一系列检测标准检测基础上得出的。在现有科技水平已证明是安全和有定论的条件下,再激烈的争论都是毫无意义的,更是违背科学的,它只能助长谣言的流行,从而误导广大消费者并进而影响到政府的科学决策,使国家丧失抢占生物技术研发国际制高点的机会。
    胡教授建议政府制定相关法规,规范互联网等传统和新型媒体有关科学问题讨论的行为,杜绝谣言产生与传播的土壤,使网络媒体在对科学问题的讨论上回归科学理性的本源,从而推进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抢占转基因技术制高点,让转基因技术尽快造福社会,让我国百姓尽快分享生物科学技术进步的成果。以下为报告全文。本文依据胡瑞法教授在会议上的文字记录与报告整理,经本人审校。
    
    我国曾经是国际上最早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2004年之前,中国的转基因农作物面积快速发展,2004年,中国的转基因农作物面积被巴西超越,2006年被印度超越,2013年中国的转基因农作物面积仅到印度的37%。
    需要说明的是,2004年,中国转基因农作物面积增长缓慢甚至下降的原因似乎和媒体有关。2004年12月1号,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通过了抗白叶枯基因和BT基因水稻的安全认证。如果这一决定得到批准,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种植转基因水稻的国家,中国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也将快速增长。
    然而,当年12月南方周末发表了一篇文章,《转基因水稻,13亿人安全与利益的博弈》。这篇文章的发表,不仅成功地阻断了转基因商业化,从此也使转基因的安全性成为广大消费者关心的热门话题,全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公众关注的问题主要有这两个方面。第一,转基因农产品是否安全?第二个,转基因技术商业化后,我国的粮食安全是否会被美国等西方国家控制?即我国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与主要跨国公司竞争?
    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今天的汇报分作5个部分,首先是转基因农产品生物安全研究,其次是我国转基因研发的国际竞争力,第三个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以后的影响,第四个是国内有关转基因的网络观点溯源。最后是结论、讨论和政策建议。
    这五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我们的文献研究,全部是追溯的文献,在追溯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这些年的时政研究,有一系列数据。
    生物安全研究的四个发现
    首先,转基因农产品生物安全研究。研究数据是检索并阅读全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论文,SCI论文有关转基因农作物的全部论文,共9333篇,其中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影响论文451篇,生态影响是1074篇,生产影响是1763篇,这是全部阅读的。其他论文,主要是指研究阶段没有商业化阶段的4727篇,另外还有1000多篇是无关的论文。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关注到安全问题,所以我们重点在前三部分,食品安全的影响、生态影响和生产影响的内容。
    我们采取的研究方法是根据各类论文的研究结论进行分类,分别为食品安全方面,分为安全不安全,生态影响方面分为安全和有风险的,生产影响是正影响、负影响和没有影响。然后将各类论文再分为依据实验数据论文和无实验数据论文,并重点阅读有实验数据论文。最后,对所有得出不安全,有风险结论的论文进行追踪,对其后续研究进行分析。这是我们的研究方法。
    总共是9000多篇论文的分类结果,有四个主要发现。
    第一个主要发现,国际上最权威的生物安全学者从一开始便介入了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研究。
    从197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伯格(Paul Berg)首次实现了不同物种DNA重组以来,就引起了分子生物学家们的担忧。人们担心重组DNA可能导致致 癌基因的扩散。 1974年4月,伯格召集了一组当时最为杰出的分子生物学家,包括巴尔 的摩(David Baltimore, 1975年诺贝尔奖得主) 、柯恩(Stanley Cohen)和波耶 (Herbert Boyer)、沃森(James Watson、 诺贝尔奖得主)等人来研讨生物安全 问题。同年7月,他们同时给《美国科学院院刊》和《科学》写了一封 信,建议分子生物学家自愿地暂停重组DNA实验,并召开一次讨论会讨论重组DNA技术潜在的危险性。 1975年2月24-27日在阿斯洛马召开由该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律师、记者 参加的讨论重组DNA技术潜在危险的会议,会议建议继续开展该领域的研究,并采取措施降低实验的危险性。 1976年6月23日,美国国家卫生院在阿斯洛马会议所提建议的基础上, 公布了重组DNA研究规则。与此同时,欧洲国家也制定了类似的规则。 
   也可以这么讲,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是在这些最权威学者的监管、参与之下完成的,才发展到如今这一步。
    第二个发现,批准商业化的转基因技术产品经过了有史以来最为严格的生物学安全检验与检测,也建立了有史以来最为严格的监管体系。包括美国,中国也一样。包括研发过程,研发产品和产业化整个过程全部监管的,我们试问有哪一项技术是这么监管的,没有。

js金沙优惠活动大厅申请

    第三个发现,所读的文章里面,绝大多数研究成果表明转基因技术是安全的。检索发现,在492篇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影响的研究论文中,得出未发现安全问题的论文459篇(93.3%),可能不安全的论文33篇(6.7%);在1148篇有关转基因生态安全影响的研究论文中,得出未发现安全问题的论文1067篇(92.9%),可能不安全的论文81篇(7.1%);另外,在1752篇有关转基因技术对农民收入和全社会经济福利影响的研究论文中,得出有正影响的论文1620篇(92.5%),影响不显著的论文83篇(4.7%),显著负影响的论文49篇(2.8%)。表明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研究成果表明转基因技术的商业化未发现其在食品、生态或者生产方面存在着显著的负影响。

js金沙优惠活动大厅申请

    虽然绝大多数得出是安全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得出来结论,转基因产品是不安全的,或者生态上有风险。得出不安全的论文到底怎么样呢,我们在文献分析时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过一段时间,总会出现一篇发现转基因产品不安全的论文。然而,这些论文只要一出现,马上炒得很热,炒过以后很快就给否定掉了。

js金沙优惠活动大厅申请

    这个现象非常奇特,也就是我们第四个发现,所有得出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结论的论文,均被证明是错误的。
    关于文献检索方面的研究,我们得出,转基因技术经过有史以来最为严格的生物安全检测与验证,未发现其食品安全问题,这是定论。因为很多人说转基因食品安全不定论,但是实际上,现在的科学研究证明它是定论,安全性是没有问题的。这是我们读出来九千多篇文章的结论。
    国家竞争力:水稻研究绝对领先
    既然是安全的,我国转基因研发到底有没有竞争力,是不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以后,会被其他国家控制我们的粮食安全呢?我现在回答这个问题,转基因研发的国际竞争力,这也是我们的研究成果。
    确实,中国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产业化面临着与主要跨国公司的竞争。截止2013年,六大跨国公司控制了全球90%以上的种子市场。其余全部为中国市场,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个图,其他国家除了印度一小部分以外,其他国家都是跨国公司的技术,仅仅中国是例外,中国几乎全是自己的技术,表明我们在这个领域是可以和跨国公司竞争的,并且他们没有占领我们的市场。

js金沙优惠活动大厅申请

    另外一个,我国政府非常重视转基因技术的研发投资,每过五年,政府研发投资翻一番,并且在2000年以后速度加快。中国政府的生物技术研发投资仅次于美国,是国际上政府生物技术研发投资第二位的国家。正因为中国投资的增加,所以我们的生物技术研究在国际上基础研究发表的成果也仅次于美国。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转基因水稻研究处于国际绝对领先地位,我们的研究是远高于其他国家,我们发表的成果,也可以说是占领国际制高点的。
    正因为我们的投资,因为政府的重视,我们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进展。
    小结是,我国转基因生物技术研发具有足够的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竞争的实力,我们的转基因水稻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将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福利
    既然我们的研发可以和他们竞争,转基因的商业化对我国到底有什么影响,这是我们另外一部分研究成果。我们是从微观影响、宏观影响和农民健康三个方面做的系列研究。
    我们发现,农民种植转基因抗虫棉,增产是9.6%,减少农药是60%以上。农民因为种植抗虫棉所增加的收入相当于所调查农户年收入的14%,这个数字是非常可观的。
    在转基因水稻方面,我们用政府批准的生产实验农户的数据,就是我们在Science发表的文章,农药用量减少80%,增产6%,劳动力减少5.5%。
    上面是微观的影响。那么对宏观有什么影响呢?如果我们种植了转基因水稻之后,因为生产量增加,消费者价格下降,可能会得到经济福利。
    我们有三个假定,如果仅仅商业化抗虫棉,充分采用以后,我国可以每年获得将近11亿美元的经济福利。如果同时商业化种植抗虫棉和转基因水稻,每年可以创造52.49亿美元的经济福利。即便在欧洲、日本、韩国等对我们国家的转基因水稻采取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它的影响也是极其有限的。

js金沙优惠活动大厅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11亿美元的经济福利,我们已经拿到手了。但是因为转基因水稻没有商业化,剩下的每年的41.5亿美元的福利我们没有拿到。这些福利都是谁得到了呢?这个福利分配,农民可以获利64.6%,消费者获利32.5%,其他的不到3%是种子公司和科研单位。这是宏观经济影响。
    对农户健康的影响。我们的农民打药的时候没有任何防护,不像国外戴着长帷子,现在有的农户是戴口罩的,结果我们最近研究发现,戴口罩反而对农户伤害更大。
    我们当时调查的数据,仅仅种植非抗虫棉,农民因为打药,每年中毒的人数是22.2%,而种植抗虫棉的农户不到5%。大家注意一个数字,22%,我们近三年的调查,包括今年我们也刚刚回来,农民打药中毒22%的数据非常稳定,我们在广东、江西和河北调查,不同的省份,这个数字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非常稳定,每一次调查几乎都一样。
    我们对承担转基因水稻的实验农户的种植研究结果,使用农药中毒概率从5到9%下降到0。我们发现种植转基因水稻的地块没有一个农民中毒的,而非转基因地块是5到9%是中毒的,打药时间中毒的。
    为了弄清农药使用对农民健康影响的程度,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农药使用对农民身体健康具体的影响。我们给农民检查身体、抽血化验。最后得出来的结果发现,农民的用药量与农民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钠离子和氯离子,显著导致了这些指标的变化。这个文章刚刚在China Science Life(《中国生命科学》)上发表了,前两天发表的,可以查出来,这是我们的结果。
    另外一个,上面是对所有农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同时,我们做了三年,对广东、江西、河北三个省的6个县240个农民使用不同类型农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我们带了B超、心电图还有神经系统的仪器到农民那里,给农民体检,一年检查两次。
    这是2012年的数据,我们发现把农药分成三种类型,一个是防治棉铃虫类农药,二是草甘膦,三是其他类型的农药。我们发现草甘膦对农民的伤害是最小的。
    一个小结,转基因技术的商业化,促进了农民增收,显著改善了农民健康水平,并将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福利。这是我回答的第二个问题。
    然而,转基因技术商业化似乎陷入了无谓争论。也就是有关转基因技术安全性的结论早在转基因技术商业化批准之前就有了,都是有安全性保障才批准商业化,这些结论均是根据有关农产品安全的一系列检测标准检测基础上得出的。
    在现有科技水平已证明这项技术是安全和有定论的条件下,即在十年前经过检测是安全的,今天再拿来同样的技术检测的指标也是安全的,没有任何变化,20年以后,检测还是一样的,结果完全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再激烈的争论都是毫无意义的,这种争论只能助长谣言的流行,从而误导广大消费者,并进而影响到政府的科学决策。

js金沙优惠活动大厅申请

    这是一个转基因百度指数,大数据证据。我们看有关转基因网上的查阅越来越增加,每一个高点都是跟转基因事件有关系。
    国内主要观点追溯
    下边我把国内最关注的几点进行溯源。
    我们的研究方法是,追诉国内有关转基因“不安全”的网络流行观点的出处,分析作者的专业背景,追踪相关观点的科学研究进展。
    首先看第一个观点,大家可能都很清楚,先玉335导致老鼠减少,母猪死胎。这个报道的作者2007年毕业于南昌大学新闻系,是《国际先驱导报》的记者,没有任何生态和畜牧兽医专业的背景。他发表的观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先玉335导致老鼠减少,母猪流产。第二个,先玉335为转基因玉米。对这两个观点,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作者翻译的是,自身基因物质中包含一种或者多种转入基因的玉米植株,也就是转基因玉米。这句话是不是这个意思呢,这句话正确的翻译是,通过用这个亲本材料与其他玉米自交系植株杂交培育杂交种或者培育植株系,这是第一。第二,是为了培育转基因品种来研究转基因方法。第三,限制用这个材料培育转基因玉米品种。这是正确的翻译。正确的翻译是,这个材料限制他人用于转基因品种或者杂交品种的培育,并没有说明其是转基因材料。
    也许作者英语不行,也许作者有意误导,两种可能都有。
    另外,作者的“科学发现”:“先玉335”导致老鼠减少、母猪流产。如果这个结论成立,那将是震惊世界的重大发现,需要大量的样本,需要进行绝对严格的统计检验,并且需要专业理论解释。其实所谓的调查只是采访了几个农民,报告中多数农民并不认为是种植“先玉335”造成的,这是报道里面的内容。
    专业人士怎么说?对于老鼠减少,山西农业厅针对该报道,组织11名专家成立了联合调查组,根据报道中提到的线索进行了调查取证,得出,“据实地考察和农民反映,当地老鼠数量确有减少,这与吉林榆树市和山西晋中市分别连续多年统防统治、剧毒鼠药禁用使老鼠天敌数量增加、农户粮仓水泥地增多使老鼠不易打洞、奥运会期间太原作为备用机场曾采取集中灭鼠等措施直接相关。” 
    另外一个,母猪死胎,根据报道中提到的线索进行了调查取证,得出结论为:母猪流产现象,与当地实际报道严重不符,属虚假报道。 
    我记得当时研究生刚刚毕业,90年代初的时候参加一次会议,有个报道说,随着人工授精技术的广泛采用,死胎现象非常普遍。对此,我查阅了国内发表的相关论文,有关母猪死胎的研究非常多,没有一个原因和转基因有关的。这是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转基因食品影响生育能力。最早这个帖子是广西抽检男生一半精液异常,传言广西早已开始种植转基因玉米。作者是中央民族大学成教学院的老师,有人说是教授,网络上没有查到。文中所提的转基因玉米迪卡系列品种,和刚才先玉335的情况几乎是一样的,事实上都不是转基因玉米。至于说大学生精液异常,我们查了一下报道,专业人员有一系列的解释,没有说跟吃转基因玉米有关的。


    第三个观点,转基因大豆油与肿瘤发病率高度相关。这是黑龙江大豆协会秘书长提出来的,他没有任何流行病学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是查看了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发现了河南省等省份转基因大豆高消费区,肿瘤发病率远高于黑龙江等不以转基因大豆油消费为主的省份的肿瘤发病率,这是从这个报告里面得出来的。
    同样的报告,我们看一下,在其第8-10页,我们重新计算的结果。如果不考虑上海和贵州,所谓的高发病率的省份和低发病率的省份,结果完全不符的,即他所谓的转基因大豆油高消费省份,恶性肿瘤的平均发病率还低于不以转基因大豆油为主的省份。我不知道当时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专业人员怎么解释,专业人员有一系列的解释。我们把专业人员的解释拿出来了,没有一个和食用油相关,更不用说转基因大豆油了。


    第四个观点,美国国家科学院论证了转基因食品有害健康。这个作者是旅美华人,是不是音乐系副教授还有待证实,但是确定是法*轮*功成员。他发表了一系列内容,美国国家科学院2004年研究报告以充分的,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案例说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和生态环境已经造成了危害损失,而人类尚无能力纠正和弥补那些危害损失,更还有潜在的安全威胁,超出人类现有科技知识和预控能力。并且从这个报告发布年份起,美国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开始下降。


    我们也查阅了这个报告。实际上这个报告里面列出来很多东西证明基因工程本身并不具有危害性,仅根据培育技术对转基因安全作出评估缺乏科学根据。
    另外种植面积,美国转基因种植面积可以任意查,我觉得各位都相信它的种植面积一直在增长。
    另外一个观点,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不安全。如果这个官员确实代表粮农组织,那么则是非常严重的事件。报道称转基因作物既不高产,也不环保,更不安全,这是当时开会说的。这个到底是不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呢,我们也查了该“官员”所在单位的网站,发现是一个什么人呢,是新西兰一所大学的遗传学教授,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地震学、政治学等等,唯一和联合国扯上边的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协议专家目录,这根本不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但是事实上报告里面的观点,他只是不认同转基因增产的说法,并没有说转基因是不安全的。


    另外一个,美国人自己不吃转基因食品,却让中国人吃。最早这个帖子,作者是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物理实验教学和管理工作,没有任何的经济学和农业经济背景。事实是什么呢,我都不想再读了,这个数据大家都很清楚,美国90%的玉米是转基因,13%出口,其余自己消费,其中20%为食用。
    还有一个转基因技术不增产,这个作者是农科院一个退休的研究员。这里面我不知道是有意混淆还是什么,混淆了增产和减少产量损失这么一个概念。从农民角度来讲,减少产量损失肯定也算增产。像我们刚才研究的结论,这个研究上有大量的研究结论。
    小结,国内网络流传的影响较大的有关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观点,部分是一些非专业人士的科学发现,这些发现均极大地歪曲了事实与专业理论。部分观点完全是杜撰的谣言,一些隔行学者的观点则是有目的地误导普通消费者。
    结论、讨论和政策建议
    1,转基因技术经过有始以来最为严格的生物安全检测,未发现其食品安全问题,这是“定论”。
    2,我国转基因生物技术研发具有足够的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竞争的实力;转基因技术的商业化促进了农民增收,显著改善了农民健康水平,并将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福利。
    3,国内网络流传的影响较大的有关,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观点,是非专业人士或者别有目的者“创造”的“科学”发现、杜撰的谣言或者有意的误导。
    既然在现有科技水平已证明是安全和有定论的条件下,无谓的争论会导致谣言的流行,从而误导广大消费者,影响到政府的科学决策,甚至影响到国家机器,(我们知道现在军方的网络名人发表了很多反对转基因的观点,并且其依据都是一系列谣言),同时也使国家丧失抢占生物技术研发制高点的机会。

js金沙优惠活动大厅申请

    这张图是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黄季焜老师做的调研,我们看我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任知和态度,接受这个产品的急剧下降,由60%降到20%,这个误导效果是非常大的。


    在这种情况下,还需要强调的是,我国水稻研究在国际上具有绝对领先地位。如果我们任谣言流行,不再推进有制高点的研发领域的商业化,有可能丧失这个位置,可能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落后,对我们极其不利。


    需要和大家讨论的另外一点,有关转基因安全性的争论,目前有关转基因安全性的争论事实上不是科学争论,科学争论必须要具备三个特征。一个争论是高度聚焦的明确的科学问题第二个,参与争论的必须是专业科学家,第三个,所有科学争论必然会促进科学发展。


    目前的转基因争论并不是专业科学家内部的争论。从事转基因的科学家,我们的调查意见高度一致,安全性不是什么问题。这些争论因为不是科学争论,它必然导致了谣言流行。事实上,谣言的科学检测成本是很高的,如果一个谣传说某个食品是转基因的,必须去检测,检测需要花很多的钱,这些钱谁来买单,广大的消费者去买单。
    政策建议,推进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抢占转基因技术制高点。制定相关法规、规范互联网等传统和新型媒体有关科学问题讨论的行为,杜绝谣言产生与流传的土壤。使网络媒体回归科学理性的讨论。
    谢谢!

 

TOP